地球的自转
自转方向
-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转(当然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转)从北极点上空俯视是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俯视是顺时针旋转。即:北逆南顺。
- 从经度角度来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向着东经度数变大的方向,西经度数变小的方向。
自转周期
- 地球的自转周期分为太阳日和恒星日。两者的本质是参照物的不同。
- 太阳日:太阳日是以太阳为参照物,即从地球上连续两次观察到太阳经过同一位置之间的时间间隔。由于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还在公转。所以,当地球再次回到与太阳相对同一位置的时候,会经过稍微多一点的角度。
- 恒星日:恒星日是地球以遥远的恒星为参照物,即地球正好旋转360°所需要的时间。
太阳日 | 恒星日 | |
---|---|---|
周期 | 24小时 | 23小时56分钟04秒 |
自转角度 | 360.986°(约361°) | 360° |
参照物 | 太阳 | 遥远的恒星 |
意义 | 昼夜交替的周期 | 科学观测使用 |
- 易错点提醒:地球同步卫星的周期是恒星日。
自转速度
-
自转线速度:除南北两极极点外,地球表面上的任意一点自转角速度均相等。为
15°/小时
。在南北两极极点,自转角速度为0
。 -
自转线速度: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最大,为
1670km/小时
,自赤道开始向南北两极逐渐减小。南北两极极点的线速度为0
。 -
自转线速度与自转线速度的换算:由数学公式可知:
线速度=角速度*圆形的半径
。我们已知赤道上的线速度为1670km/小时
,所以地球表面上任意一点的自转线速度 = (1670km/小时) * cosθ
,其中,θ
为当地的纬度。具体原因可以参考如下图片: -
影响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因素:
- 所处位置的纬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直到南北极极点(极点速度为
0
) - 所处位置的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因为
线速度=角速度*圆形的半径
,当半径R
增大,角速度ω
不变;线速度v
也增大。
- 所处位置的纬度: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直到南北极极点(极点速度为
-
自转线速度的意义:通过自转线 速度,我们可以判断所处地区的纬度区域。例题如下:
由题干可知,该图为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又知地表上任意一点自转线速度为赤道自转线速度乘
cosθ
。当θ
为30°
时:1670*cos30°≈1446
;1670*cos60°≈835
.所以可知,该图片上面的主要地区位于835至1446,即对应着该地区位于纬度30°
度至60°
度之间,也就是中纬度。又因为图片中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往北方向递减,而自转线速度随着纬度增高而减小。所以选择A项。
自转的地理意义
- 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 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转(地转偏向力)
- 产生时差
地转偏向力
-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
- 偏转的方向:北半球往左偏,南半球往右偏,赤道上不偏转。
- 地转偏向力随着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 这种现象在大规模气流(也就是风)和水流(也就是洋流、流水地貌)的水平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 地转偏向力只改变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不改变其速率(速度的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