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1-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官员选拔
- 世官制
- 时间:先秦至西汉初年。
- 内容: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 缺陷:平民几乎没有晋升为高级官吏的机会,社会流动性极低,官职成为贵族阶级世袭的特权标志。
- 察举制
- 形成:汉武帝时期
- 内容:先考察而后推举,察举的选官标准最初侧重于德行和才能两个方面,后来逐渐发展为多科取士。
- 意义:为两汉国家选拔了大批人才。
- 影响:察举制的确立对于扩大封建政权基础,推动儒学思想普及,促进社会阶层流动有一定作用。
- 缺陷:由于选人权掌握在地方官员手中,容易导致任人唯亲、结党营私等问题,最终无法彻底解决官僚队伍的质量问题和社会公平问题。
- 九品中正制
- 背景:东汉末年政治和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 形成:220年,魏王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
- 内容:在各州、郡设置大中正、中正。中正根据世家、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资品的士人,由吏部授予官职。
- 意义: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 缺陷:由于中正官多由世家大族担任,最终导致选拔人才的标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门第出身而非个人才能,加剧了社会阶层固化。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沦为维护士族特权地位的工具。
官员管理
- 上计制:秦汉时期考核官员的主要办法。
- 时间:秦汉时期
- 内容:根据一年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上报。
- 刺史制度:以御史大夫为首的中央监察体系
- 时间:秦汉时期。
- 内容: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周设刺史一人。品级不高,但权力很大,代表皇帝巡行郡国,纠察豪强和郡国家守、相的不法行为。
- 后续:此后,巡视监察的制度一直延续下来。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官员的选拔:科举制
- 背景:南北朝以来,庶族地主势力上升,门阀士族垄断政治。
- 特点: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 内容:分为制举和常举。
- 制举:皇帝自设科目考试选人;
- 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等十几种。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欢迎。
- 考试合格只是取得围观的资格,还需吏部选拔后才可以正式任官。
- 意义:两宋科举制进一步完善,“取士不问家世”,科举逐渐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强化中央集权以及促进文化教育的发展。
官员的考核
- 隋唐:官员考核归属尚书省吏部。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 宋朝:省官院考核京官;考科院考核地方官。
官员的监察
- 隋唐: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 宋朝:继承唐制设立御史台,地方划分为路作为监察区。宋朝监察制度的重要变化是台谏合一。
元明清时期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官员的选拔:科举制
- 元朝:1314年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
- 明清时期:
- 形式: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 内容:从四书五经中命题。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其内容格式严格,对考生的思想禁锢较大。
- 程序:乡试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开考,会试于乡试次年春开考,殿试在会试后举行。考中者分别称为“举人”(乡试)、“贡士”(会试)和“进士”(殿试)。
官员的考核
- 明朝:考核有考满和考察。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考察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 清朝:考科制度包括京察和大计,分别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定期举行。
官员的监察
- 元朝:中央设御史台,地方设行御史台、肃正廉访司。
- 明朝:督察院和六科。
- 督察院:纠察内外百官;代皇帝巡按各省。
- 六科:为皇帝制敕(敕: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大臣奏疏;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 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都察院的监察职能没有改变。
易错易考重难点和对比
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 考核内容较全面:即考察显性的如税收等经济指标、治安等社会指标;也注重对官吏的道德、才能评判。
- 考核对象合理分类:对中央和地方官员采取不同的考核体系。
- 考核机构专业化:设立专门的机构或专人负责官吏考核事宜:如唐朝吏部考功司,宋代的省官院,考课院和监司。
- 考核过程注重公开公正:对官员考核结果检查复核,以防止申报不实或奖惩升降不妥。
- 考核制度与监察制度相辅相成: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并通过考核结果对官员进行有效激励和约束。
科举制的意义及其发展演变
- 隋唐时期科举制的确立,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
- 宋朝科举进一步平民化,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 明清科举则以八股文为主要考试形式,体现了统治者对思想控制的需求。
古代官员的选拔管理的演变
-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经历了由贵族世袭(世官制)到注重德才兼备(察举制),再到以考试成绩为依据(科举制)的转变,反映了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和社会公平诉求的增长。
- 官员管理方面,古代建立了完善的考核和监察制度,既保证了官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也起到了约束和激励作用,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
- 不同历史阶段的选官制度和官员管理制度虽有进步和完善,但也暴露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任人唯亲(世官制、后期的九品中正制)、忽视基层人才(察举制早期、科举制早期、明清时期的科举局限性)、过度重视文化教育而轻视实践能力(明清的科举制)等。
科举制度的积极影响
-
社会整合功能:否定特权制度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内核和价值观,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和转化。
-
推动文化发展:把读书考试和围观联系起来,促进了传统儒学文化的传承与普及。带动了民间崇尚人文、教育的社会风气。
-
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集中至中央,适应了大一统的意识形态需要,加强了中央集权。
-
影响世界文明的发展:科举选材方式在唐朝时就被一些东南亚国家采用,并成为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科举制被西方国家吸收并改造为现代文官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的消极影响
- 过度重视文化教育:选拔人才有时过于重视才学、忽略品德,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考察官吏的制度往往都流于形式)
- 官本位思想:直接促进了中国古代官本位文化,即以官为本、以官为贵、以官为尊为主要内容的文化;科举文化孕育而成的官场文化,至今仍有消极影响。
- 禁锢思想:强化了儒家的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科技进步和新知识、新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九品中正制的“变质”
- 阶级力量: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几乎完全被士族高官所垄断。
- 制度方面:制度设立的欠缺,中正官吏在设定等级时,缺乏相应的监督措施,往往徇私枉法。
- 教育方面:由于战乱,官学和私学衰落,唯一兴盛的是世族大家的家学。平民子弟缺乏学习的基本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