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1-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古希腊时期
- 基层治理靠村社进行;
- 村社实行自治,村社大会是村社的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
西欧封建社会
- 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
- 10至11世纪,西欧城市开始兴起。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其上层分子把持城市政权,行使城市治理职责;
- 基督教会在基层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代西方
- 背景:近代民族国家产生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 表现:
- 英国在1835年颁布法律,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
- 美国建国后,基本保持了地方自治的传统。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 法国大革命后,形成了以自治市政为基层单位的制度;每个市政的市长和市议会都由普选产生,市长同时对中央政府和本地选民负责。
二战后
- 表现
- 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
- 社区在政府不同程度的管理和组织下,实行居民自我管理;
- 社区不仅提供各项服务,还参与相关城市的规划、土地、政策等地方政府的决策。
- 作用: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社会秩序和政治稳定。
20世纪80年代以后
- 基层治理更加强调政府、社区和非政府组织的共同作用;
- 社区承担了更多的政府功能;
- 公众、志愿者和私人部门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公共服务,使得基层治理的效率更高、成本更低。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西方国家
- 建立与发展
- 17世纪初,英国颁布济贫法。此后,欧洲各国纷纷建立了济贫制度;
- 19世纪80年代,德国初步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涉及疾病、和养老等方面;
- 1935年,美国颁布《社会保障法》,标志着美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最终确立。
- 二战后,英国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覆盖,大大推动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 此后瑞典、挪威、芬兰、丹麦等国家和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成了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
- 评价
- 社会保障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 社会保障制度改善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
- 过度的社会保障加重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 社会保障制度容易助长懒惰的行为。
现代中国
- 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制定的第一部社会保险法规。
-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日趋成熟,取得了重要进展,保障水平稳步提高。
易错易考重难点和对比
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
- 在性质上表现为全民的普遍性福利;
- 根本目的在于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和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 福利保障项目完备化;
- 实施过程进一步社会化。
近代西方社会社区治理的特点
- 从社会救济入手;
- 将社会福利与社区治理结合;
- 自上而下推行(上至政府,下至民众自治:这种治理模式既包含国家层面的政策引导和支持,又强调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自我管理。);
- 带动居民参与基层治理;
- 建设政府与社区的合作伙伴关系。
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
- 福利国家的制度并没有改变社会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性质;
- 只是在新的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根据需要做出的变动;
- 并没有改变资产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
- 福利国家制度并未消除社会不平等;
- 这是现代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的组成部分。
西欧城市自治的特征
- 人身自由:人身自由是从事商业活动的前提,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 司法独立:城市摆脱了领主司法权和传统法律的束缚,成立了自己的法庭,制定了符合商业关系的法律程序;
- 行政自治:城市通过自己的选举产生议会和公职人员组成行政自治机构,建立独立的税收财政系统来实现自己对城市的事务管理。
近代西方基层治理产生的原因
- 随着欧洲民族国家的出现,中央集权加强。教会的权力逐渐被排除在世俗社会治理之外;
- 资本主义制度及政治模式逐渐建立;
- 封建庄园经济逐渐解体,资产主义农业发展;
- 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打破行会治理模式;
- 工业革命与工业城市的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保障制度的建立并完善的原因与启示
- 建立
- 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苏联等国家的有益经验;
-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 党党和政府关注民生,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和发展。
- 启示
-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基础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
- 社会保障制度与国情紧密相连,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革和完善;
- 社会保障制度既要体现公平正义,又要兼顾效率原则,同时还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 只有经济基础和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才是最合理的,才能促进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