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1-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战国
- 国家编排民户,这是制定户籍的开始。
秦朝
-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汉朝
- 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 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边户入籍后,便成为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 政府为了掌握人口数量,也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隋唐
- 隋朝建立后,重新核定户籍;
- 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格,户籍每三年一造。
宋朝
- 宋朝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和佃户。
元朝
- 按职业划分户口类型,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明朝
- 明承元制,以职业定户籍。分为户籍,军籍、匠籍。
- 明朝的户籍册称为“黄册”,以里甲制为基础。
清朝
- 清朝普通户籍沿袭明朝制度,但是管理相对松弛。
- 到清朝前期户籍实行固定丁银、摊丁入亩;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
- 乾隆年间,朝廷谕令户籍永停编审。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基层组织
- 从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
- 秦汉时期,县下设乡和里。乡设三老,里设里正。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但稍有变化。
- 唐朝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城内设坊,郊外设村。设里正、坊正、村正。
- 明朝实行里甲制,10户为一甲,110户为一里,设有甲首、里长。
社会治理
- 秦汉:建立什伍组织,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伍、百家为里,相互监督(什伍连坐);
- 唐朝:实行邻保制度,以四家为邻、五邻为保,相互监督;
- 北宋:北宋王安石实施保甲法;
- 明朝:王守仁推行十家牌法;
- 清朝:清初实行里甲法,后推行保甲法。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历代社会救济
- 原因:
- 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
- 受到孟子,墨子等思想的影响。
- 特点:历代社会救济的主体是掌握大量资源的政府,民间组织处于辅助地位。
- 发展情况
- 汉朝建立常平仓制度,调节市场、储备粮食和应对灾荒的多重功能。
- 隋唐时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
- 宋朝宗族内部的救助活动逐渐兴起,北宋范仲淹在族内创设义田,赈济族人;
-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出现了善堂、善会等慈善机构。
- 意义:社会救济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维护统治。
古代的优抚政策
- 原因:
- 中国古代一直就有忧抚忧老贫苦等弱势群体的传统。尊敬与赡养老人、保障鳏寡孤独者的生活;
- 另外一方面也有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统治的现实考虑。
- 方式
- 皇帝赏赐:秦汉时期皇帝赐给高龄老人鸠杖,以示尊重;明朝初期朝廷各地有司优抚高年平民。
- 政府设置机构:从唐朝开始,政府设有收容贫老、孤儿和乞讨流浪人员的专门机构,如唐朝的养病坊、宋朝的福田院、元朝的众济院、明朝的养济院等等。
易错易考重难点和对比
古代户籍制度的特点
- 前期对人口进行严密控制,禁止人的自由迁徙;直到后期人口控制的功能相对减弱。
- 同封建政治体制相结合,具有等级性;
- 家本位,具有世袭性:比如元朝的“诸色户计”,等级、职业间的流动受到制约 ;
- 具有地域性:以传统农业为主的社会本身就具有封闭的地域性,严格的户籍制度又从外部加强了这种封闭的特点;
- 社会功能多样,例如被赋予社会治安的职能;
- 户籍制度是封建社会控制劳动力、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目的
- 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税、徭役。
- 特点:
- 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
- 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
- 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
- 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
古代基层自治的趋势和作用
- 特点:
- 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 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宋朝的保甲法和明朝的里甲制)。
- 作用:
- 有利于乡村社会秩序的稳定,推动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的发展;
-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 有利于维护农业发展和巩固小农经济的主体地位。
政府和社会救济
- 政府救济的重点在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或直接实施赈济,或鼓励各地余粮向灾区流通,疏导和安置流民,鼓励民间富户救济灾民;
- 社会力量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如收养弃婴和孤儿、接济贫民等。
中国古代社会基层治理的趋势及原因特点
历史趋势
- 逐渐由乡里制度向保甲制度转变;
- 逐渐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 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
- 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原因
- 大一统局面形成和巩固,使国家对于社会的管理逐步深入;
- 孙权制度中央集权逐步强化社会制度及规范逐渐增加;
- 国家维护小农经济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需要。
特点
- 国家基层治理的延续时间较长;
- 基层治理与时代联系紧密、在继承中发展;
- 地方自制色彩鲜明;
- 宗法关系在基层治理起重要作用;
- 组织严密,层级分明,职能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