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必2-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选必2-3课 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 原因: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过程 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农业机械化,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优良品种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应用;农业基础设施有了突破性的进…
|
|
选必2-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选必2-2课 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 美洲物种的外传 背景 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物种外传 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传播到亚洲,非洲等其他大洲。 物种外传对中国的影响: 明朝时,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先在丘陵山地…
|
|
选必2-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选必2-1课 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 人类早期的生产与生活 远古人类的生活 远古时期,人类主要从事采集和渔猎,在一定的地域内过着迁徙的生活。(主要活动由女性完成) 原始农牧业的出现 出现时间:约1万年前,原始的农耕和畜牧出现,成为人类获取食物的主要手段。 原始农业兴起:从世界范围看,农业主要起源于东亚…
|
|
杂2024-04-15
提醒:事出突然,脑子里思绪已经不清楚了,杂文反正就是随便写,输出我的价值观。 意识形态是什么,这个词有点“熟悉的陌生人”的感觉,经常在主流的媒体中提到。我们去看看百度百科对这个词的解释: 意识形态,哲学范畴词汇,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也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理解、认知,它是一种对事物的感观思想,它是观念、…
|
|
linux开我的世界基岩版
写在前面 前段时间去找nachoneko网站的时候,发现其使用的樱花网络(さくらインターネット)也有vps(另外,日本的vps真的很二次元),看到有“如何开mc服务器”的文章,点击发现是linux。中国大陆开我的世界服务器更多的可能还是windows系统。毕竟在中国,大厂的win系统批量授权,小厂直…
|
|
选必1-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选必1-18课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的历史与特点 古希腊时期 基层治理靠村社进行; 村社实行自治,村社大会是村社的最高权力机关,处理与村社有关的事务。 西欧封建社会 庄园是主要的基层单位; 10至11世纪,西欧城市开始兴起。城市里的手工业者和商人组成行会或商会,其上…
|
|
选必1-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选必1-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战国 国家编排民户,这是制定户籍的开始。 秦朝 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一般百姓的户籍外,还有宗亲贵族的宗室籍、官吏的宦籍、商贾的市籍等; 汉朝 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户是政府征派赋役的单位。百姓边户入…
|
|
选必1-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选必1-16课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的赋役制度大致包括三部分:田赋、人头税、徭役。 田赋 秦朝田赋的税率极高,史称“收泰半之赋”(缴纳田地产量的2/3); 汉初,田赋税率大大降低。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 人头税 秦朝向人民征收极重的口税(…
|
|
选必1-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选必1-15课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 早期 中国古代最初用作货币的可能是海贝。 铜铸币 大约在商朝后期开始出现“铜铸币”;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分别使用多种样式的铜铸币; 秦朝将货币统一为圆形方孔钱,这种样式在此后被长期沿用。 纸币 北宋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
选必1-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选必1-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前提: 新中国成立 特征: 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内容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另起炉灶: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有步骤的摧…
|
|
选必1-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选必1-13课 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背景: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逐渐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 在旧中国,许多少数民族几乎完全被排除在国家政治生活之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
|
|
选必1-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选必1-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背景 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统治势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宗教改革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教会势力,强化各国的世俗权力; 国家和民族观念认同日益显现; 对民族语言的重视,强化了民族认同; 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战争,传播自由平…
|
|
选必1-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选必1-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秦 管理:秦朝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对外: 对匈奴:北逐匈奴、修筑长城; 边疆政策:南抚夷、越,在现在两广地区设立海南郡、桂林郡、象郡等。 汉 管理:汉朝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 对外: 对匈奴:汉初对北方匈奴采取“和亲…
|
|
选必1-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选必1-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新中国的法制建设进程 初期阶段 时间:20世纪50年代 成果: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 意义: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破坏:“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
|
|
选必1-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选必1-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 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及发展 罗马法 为了缓和平民和贵族的矛盾,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共和国颁布了《十二铜表法》,《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 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定编纂的《罗马民法大全》,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近代西方法律制度的渊源。…
|
|
选必1-8课 中国古代的法制与教化
选必1-8课 中国古代的法制与教化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背景 西周统治者建立了以宗法为核心的礼制,提出“敬天保民”思想。 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 诸侯国君纷纷寻找治国新思想影响最大的是儒家的德治思想与法家的法治思想。 战国法家思想形成之前,统治者已经使用法律来治理国家。 《左传》记载:夏…
|
|
选必1-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选必1-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化 科举制度的变化 背景:西学的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开展。 表现: 新内容:1898年,特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反映了晚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急需选拔具有近代化视野与实践能力的官员。); 废八股:在康有为等人的建议下,废八股、改试策论,…
|
|
选必1-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选必1-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中古时期的恩赐制度不能满足处理繁多国家事务的需求。 17至18世纪,欧美国家逐渐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但官员的选拔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政党分肥制”(将官职分配给党内同僚)造成官场腐败,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政府行政效率。 工业革命后资本…
|
|
选必1-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选必1-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官员选拔 世官制 时间:先秦至西汉初年。 内容: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缺陷:平民几乎没有晋升为高级官吏的机会,社会流动性极低,官职成为贵族阶级世袭的特权标志。 察举制 形成:汉武帝时期 内容:先考察而后推举,察举的选官标准最…
|
|
杂2024-02-15 与恶的距离
杂2024-02-15 看到了初中三人杀害同学的新闻,不知是真是假,但是总有一点想说的。 我们与恶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我确信。当一个人从小就对做恶没有廉耻,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很多人,尤其是某些省事的老师认为“一个巴掌拍不响”,但是事实上是:毁灭你,与你何干。文明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是有联系的。任…
|
|
选必1-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选必1-4课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中国古代的重要变法和改革 总述 中国古代重要的变法和改革都是以巩固政治统治为根本目的。 商鞅变法 朝代:战国时期的秦国 内容: 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工(奖励军功:不论身份贵贱,以军功大小授爵封田,打破了旧贵族世袭特权)。 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
|
选必1-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必1-3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民国时期的政治制度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背景: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近代中国共和制度的开始) 资产共和制度在中国诞生。 目的:防止袁世凯独裁 《临时约法》的内容 以主权在民、平等自由为原则。 彻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
|
|
选必1-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选必1-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 雅典是古典民主城邦的代表(民主政治) 公民大会由全体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议事会议员从公民中抽签产生,主要负责为公民大会准备决议草案,并参与国家日常事务的管理。 大部分官员抽签产生,大多一年一任,可以随时被罢免和…
|
|
西部数码的虚拟主机是什么样的?
前段时间在处理mx和cname冲突的问题,所以购入了西部数码的虚拟主机。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提供虚拟主机的大厂(西部数码不能算大厂吧),另外一家是阿里云(没错阿里云是提供虚拟主机这样的产品的)。 我了解西部数码的途径是宝贝回家(201x年的时候看感动中国的),后来浏览到了突然想到了。 如下是购买了虚…
|
|
选必1-1课 中国古代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选必1-1课 中国古代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总述 夏、商、西周是中国古代奴隶制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时期。 夏 禹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时间BC2070. 世袭制替代禅让制。 商 政治制度实行内外服制。 内服由商王直接统治; 外服在形式上承认商王的宗主权,商王对外服地区的控制是间…
|
|
大湖效应
大湖效应 过程 冷空气移动到大面积的湖泊上空时,会吸收湖泊释放的热量,并与水面接触导致湖面上方的空气增温。 同时,湖泊蒸发产生的水汽进入冷空气中,使得冷空气加湿。 当暖湿的湖风上升至一定高度,接触到上层较冷的空气时,会因为气温下降而凝结成云,并可能迅速形成降水,由于此时环境温度较低,降水常常表现为强…
|
|
东亚和日本
东亚和日本 东亚 东亚包括:中国、蒙古、朝鲜、韩国、日本。 东亚的地形: 亚欧大陆部分(主要包括中国和蒙古),呈现出显著的高低差异,特别是以青藏高原为主体的高海拔地区位于东亚的南部,使得这一区域总体上具有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特点。 日本群岛的地形呈现为中间高四周低的态势,由一系列岛屿组成,山脉大多贯…
|
|
区域-亚洲概述
亚洲概述 亚洲是地球上面积最大的洲,占据了地球总面积的约30%,或陆地总面积的约29.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同时,它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人口众多且文化多元。(人口最多的大洲) 亚洲不仅拥有广阔的地域,而且是跨纬度最广(从北极圈延伸至赤道附近)和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地理跨度极大。 在地…
|
|
[答题]人口迁移的影响
[答题]人口迁移的影响 分析 对于人口迁移类问题的回答,可以从以下迁出地和迁入地展开讨论: 迁出地:有利影响(经济、社会、文化);不利影响(经济、社会、文化) 迁入地:有利影响(经济、社会、文化);不利影响(经济、社会、文化) 实例 迁出地: 有利影响: 缓解人口压力:通过人口迁移,可以减轻迁出地的…
|
|
[答题]资源的区域调配 – 以南水北调为例
[答题]资源的区域调配 - 以南水北调为例 分析 对于资源区域调配类问题的回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调出区域:分析其有利影响(包括经济、社会、环境方面)及不利影响(同样考虑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 调入区域:分析其有利影响(经济、社会、环境)以及不利影响(经济、社会、环境)。 调入区域…
|
|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公转的方向:自西向东(与自转方向保持一致) 周期:约365日(365日6时9分10秒) 速度: 近日点:每年一月初,公转速度最快; 远日点:每年七月初,公转速度最慢。 注意:近日点、远日点的时间和夏至冬至的时间并不重合。 黄赤交角 黄道面:地球公转轨道面叫做黄道面。 …
|
|
时间
时间 昼夜交替 地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昼半球与夜半球的分界线,称之为晨昏圈。 晨昏线分为晨线和昏线。晨现和昏线正好形成一个圆。因此晨昏线亦称为晨昏圈。 晨昏线平分地球且过圆心,是一个大圆(最短航线)。 晨昏线是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晨线上时时刻刻都在日出,昏 …
|
|
麦麦
巧克力派好吃,软软的,巧克力不是非常甜,比草莓白色巧克力三角派好吃😋😋😋😋😋😋 麦门永存!!!
|
|
Skyblock Wiki 合影
该来的还是要来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wiki以后也不能访问了,也要因为政策原因删除了,合影留恋一下。
|
|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自转 自转方向 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转(当然公转方向也是自西向东转)从北极点上空俯视是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俯视是顺时针旋转。即:北逆南顺。 从经度角度来看,地球自转的方向向着东经度数变大的方向,西经度数变小的方向。 自转周期 地球的自转周期分为太阳日和恒星日。两者的本质是参照物的不同。…
|
|